每日經濟新聞 2024-03-23 18:18:34
每經記者|王海慜 每經編輯|趙云
3月22日晚間,深交所官網披露,決定對聯綱光電保薦人中信證券啟動現場督導。
據業(yè)內人士介紹,這類針對保薦機構啟動的現場督導,通過率往往只有5%~10%。
過去幾年,中信證券一直保持著A股投行“一哥”的地位,且市占率明顯領先。而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,中信證券IPO過會數量、承銷規(guī)模和承銷保薦費收入,同比均出現大幅下降,其中年內IPO承銷保薦費收入同比大幅下滑79.5%。與此同時,今年以來,中信證券IPO撤回數量同比增長超100%。
如此一來,投行“一哥”的地位,或有變數?
3月22日晚間11點,深交所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(fā)布消息,擬對聯綱光電保薦人中信證券啟動現場督導。
據了解,交易所對保薦機構啟動現場督導為IPO現場檢查的4種類型之一。而現場督導源自2019年注冊制下交易所對IPO審核的需要,旨在壓嚴壓實中介機構責任,核查內容主要是通過中介機構核查發(fā)行人。
據某業(yè)人士近期介紹,這類針對保薦機構啟動的現場督導的通過率往往只有5%~10%,通過率或低于隨機抽查的IPO現場檢查。今年1月初,中國證券業(yè)協會官網發(fā)布《關于2024年第一批首發(fā)申請企業(yè)現場檢查抽查名單的公告》,恒達智控、城建設計兩家企業(yè)被抽中現場檢查。其中,城建設計的保薦機構同為中信證券。
聯綱光電IPO問詢及回復情況 來源:深交所
具體而言,深交所網站顯示,去年6月底,中信證券保薦的聯綱光電創(chuàng)業(yè)板IPO申請獲得交易所受理。截至目前,深交所已經發(fā)送了三輪問詢函,這些問詢函要求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就公司治理有效性、財務內控規(guī)范性、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性等事項進行核查說明。
而近期,第二輪問詢中的部分回復內容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。深交所指出,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近期提交了問詢回復,但回復內容不夠清晰,所涉問題仍未能予以充分說明。
根據披露,深交所在第二輪問詢中關注到了發(fā)行人是否存在混淆概念“蹭熱點”、“夸大宣傳”等情況。對這些問題,發(fā)行人和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在回復中均表示不存在。此外,深交所還關注了聯綱光電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較高的問題,要求發(fā)行人在招股說明書風險提示中補充發(fā)行人實際控制人家族控制比例為98%及相關風險。今年1月底,深交所已經向聯綱光電發(fā)出了第三輪問詢函。
2022年,中信證券的IPO承銷規(guī)模曾超過高盛、摩根士丹利,位居全球第一。
不過今年,中信證券IPO承銷保薦業(yè)務的形勢可謂開局不利。據Choice數據統計,今年以來,中信證券IPO過會數量、承銷規(guī)模同比出現大幅下降。
截至目前,中信證券年內IPO過會數量僅為2家,低于去年同期的13家;此外,今年以來,中信證券IPO發(fā)行數量僅為4家,承銷金額達33億元,而去年同期公司IPO發(fā)行數量為8家,承銷金額達98.9億元。
今年以來券商IPO承銷保薦費收入排名 數據來源:Choice數據
相應的是,據Choice數據統計,今年以來,中信證券IPO承銷保薦費收入達1.79億元,同比大幅下滑79.5%,比2022年同期下滑了78.6%。這導致了中信證券之前較為穩(wěn)固的投行“一哥”地位開始不保,IPO承銷保薦費行業(yè)排名也從原來的第1位下滑至第2位,且差距與之后的幾位顯得并不大。
與此同時,中信證券IPO撤回數量也出現大幅增長。截至目前,今年以來,中信證券IPO項目主動撤回數量已經達到了7個,撤否率達到了22%。這7個項目大多是去年受理的項目,其中多個項目從受理到撤回不足一年。
去年同期,中信證券IPO主動撤回量只有3個,撤回率僅為3.9%。2022年一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,中信證券IPO撤回量都低于今年。
此外值得關注的是,今年以來,中信證券投行業(yè)務還面臨較大的監(jiān)管風險。中國證監(jiān)會網站1月12日更新披露信息顯示,證監(jiān)會對中信證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。證監(jiān)會指出,經查,發(fā)現中信證券保薦的恒逸石化可轉債項目,發(fā)行人證券發(fā)行上市當年即虧損、營業(yè)利潤比上年下滑50%以上。同日,中信證券兩名保代毛宗玄、朱瑋也被證監(jiān)會采取監(jiān)管談話的行政監(jiān)管措施。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